当前位置:首页 > 花卉种植 > 正文

水产养殖学好就业吗男生

  生猛海鲜人人爱,但为什么海鲜那么生猛这个问题你想过没?特别是在一些远离海边的地方,海鲜那都是要漂洋过海、穿州越省,甚至经历海陆空“三式联运”才能送到消费者的手中。这么波折的路程,就算是壮汉也会被舟车劳顿累趴下了吧,更何况那些可怜的“虾兵蟹将”呢?靠什么保持生猛?自然就是“药不能停”。什么孔雀石绿、氯霉素、硝基呋喃……最近,食药监部门的检测又再次给我们普及了一番化学知识。

  “吃鱼”=“吃药”?

  作为海鲜大省的广东是这次检测的发起地。广东省食药监局最近约谈了35家水产品销售企业和76家经营水产品的餐饮服务单位,通报了2015年7月和2016年2月两次抽检情况。就“总成绩”来说,2015年7月的检验合格率还能有个82.4%,结果到了2016年2月,当检测范围扩大以后,合格率就跌到了73.06%,估计广东省食药监局也是震惊了,所以才有了约谈一事。

  不说不知道,一说吓一跳。被抽检的多宝鱼、桂花鱼、鲫鱼、鲈鱼、黄骨鱼、大头虾、明虾、罗氏虾、花甲、蛏子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问题。“孔雀石绿”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药物残留。这货是一种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,不仅能杀灭真菌、细菌和寄生虫,关键是还能用来做染料!除非你想要把肠胃染绿,否则长期超量食用“孔雀石绿”是可能致癌的。根据国家规定,这货是“零容忍”的——也就是说彻底不能添加到水产品里。

  滥用抗生素在水产业中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。对于人体而言,水产中含有超范围或者超量的抗生素,其危害不仅仅在于直接致病,更加在于可能导致人体细菌耐药性的提高——因为某程度上说,你吃了“抗生素鱼”就等于吃了药,而大家都知道,药吃多了,就会产生抗药性。

  “药”从哪里来?

  海鲜属于水产品,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,恰恰运输渠道又很复杂,经过的周转环节特别多,你搬一下,我也运一趟,才能最终送到消费者餐桌上,运输、装卸、分拣、保鲜、仓储、包装……随便一个环节出了差池都会“殃及池鱼”,所以必须用药,关键问题只是用什么药、用多少药、怎么用药而已。

  用什么药,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怎么需要讨论,拿出国家规定一一对照便是了。

  至于用多少药和怎么用药,这个跟海产的养殖规模关系比较大。极端点说,如果你要在一平方千米的近海海域养殖三百条鱼,那就像是要在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住三十人一样。如此高的密度,如此恶劣的环境,想不生病都难,生病了自然就要用药,而且还要下重药,否则怎么能够让这三百条鱼生鲜可人呢?海产养殖者们为了在有限的面积里养尽量多的鱼,过量用药便几乎是必然选择。

  解读君提问:谁能为鱼用疫苗买单呢?

  如何避免海鲜水产中的抗生素滥用呢?什么加大检验力度、加强市场管理,这些答案属于官方惯用的答案,解读君不想再重复。如果说能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措施,那就是尽快普及接种鱼用疫苗,给鱼打预防针。上医治未病,这个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,问题只在于水产业者的成本会提高。那么,谁来为这部分成本的提高买单呢?

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